7月6日,青岛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透露,随着青岛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启用,青岛迈进“双港口口岸”时代。
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、市政府口岸办主任孙授宾介绍,近日,交通运输部、山东海事局相继发布公告,同意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启用,面向国际航行船舶开放。这是青岛口岸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大事,标志着青岛市全面完成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任务,进入国内为数不多的“双港口口岸”城市行列,这对于青岛市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,助推上合示范区、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,打造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合作新平台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。
据介绍,2020年6月11日,国家口岸验收组完成董家口港口岸查验配套设施验收;6月19日,海关总署印发纪要,同意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。6月23日,交通运输部发布公告,山东青岛董家口港口岸对国际航行船舶开放;6月30日,山东海事局发布公告,公布董家口港口岸开放水域。
董家口港区隶属于山东港口青岛港,规划建设泊位122个,年通过能力5.3亿吨,是山东港口一次性规划陆域最大、泊位最多的综合性港区,就港口规模来看,相当于再造一个“青岛港”。在董家口港口岸尚未正式开放,部分码头泊位相继建成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,经口岸查验单位的大力支持,推动实现了18个建成泊位临时开放,确保提前发挥效益。
据统计,董家口港区年吞吐量已连续三年超1亿吨,其中,2019年董家口港区靠泊船舶4012艘次,完成吞吐量1.5812亿吨,其中外贸运量9054万吨,打造了全球综合效率最高、配套功能最全、全程服务最优的大船接卸品牌,成为40万吨大矿船靠泊中国的首选港、首靠港。初步估计,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,煤炭等大宗散货将可由此直接进出,仅煤炭进口一项一年就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过亿元,对于构建集航运、贸易、金融、装卸、储存、运输等各要素为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。
记者了解到,董家口港海关全面推广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制度,拓展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功能,出入境船舶申报“单一窗口”应用率已达到100%。推行船舶进出境业务无纸化,实现船舶进出境通关“最多跑一次”,对进口铁矿、锰矿、铬矿等大宗散货实施“先放后检”监管模式,提高港口堆场利用率,减少提货等待时间,降低企业成本。2019年,董家口港海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9500余万吨,总值365亿美元。
董家口海事局通过全面提升通航管理水平、应急处置能力和强化船舶现场监管力度等措施,保障口岸临时开放期间船舶安全靠离泊。落实政务服务“三个一”改革要求,制定并公布5类23项海事政务“零跑腿”和“只跑一次腿”清单。贯彻落实服务山东自贸试验区建设“减证便民”八项服务举措,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工作流程,对申请材料全面清理“瘦身”,当前所承担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实时审批。
董家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大力推行“互联网+边检服务”战略,实行“网上办、预约办、分批办、现场办、电话办”“五办”服务模式,真正实现“让数据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”,平均每艘次出入境船舶可节约通关时间3小时,全年可节约近7000小时,节约成本4000余万元,极大提升了服务效能。一艘载有40万吨矿石的外籍货轮办理通关手续,外轮代理公司通过网上申报,全程用时不到30分钟。
孙授宾表示,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,董家口港区、前湾港区依托各自优势,将逐步实现两大港区的互为补充、协同联动、功能释放,不断促进规模型、基地型、外向型、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,真正承担起青岛港转型升级,向第四代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。
据悉,董家口港口岸将着手推动胡家山作业区扩大开放,同步做好新增码头泊位对外启用工作,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,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,为山东省、青岛市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(文章来源:大众日报)